从17万到58万!鸭绒价格暴涨背后,是寒潮与猪肉的双重博弈
发布时间:2025-11-22 16:47 浏览量:3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,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辛苦各位看官支持。
文丨小辉
编辑丨林
双十一刚过,不少消费者晒出羽绒服订单吐槽,去年三百块能拿下的基础款,今年打折后还要四百二十八块。
这涨价幅度确实有点让人意外,但背后的原因更有意思,羽绒服涨价,居然和猪肉价格有关。
鸭绒价格的疯涨已经不是行业秘密了,据闪电新闻11月19日报道,原本十七万一吨的鸭绒,现在已经涨到五十八万一吨。
如此看来,涨幅直接超过3倍,羽绒服的生产成本被直接推高,服饰企业透露,每件羽绒服的成本上升了不少,反映到终端市场,涨价两百到五百元成了常态。
大家可能没琢磨过,鸭绒涨价跟猪肉能扯上啥关系?我一开始也搞不清。
后来查了相关数据才发现,这背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连锁反应。
国内肉类消费里,猪肉占比一直很高。
猪肉价格的波动,会直接影响大家对鸡肉、鸭肉的选择,也会影响养殖户的决策。
2024年8月,外三元生猪价格还有20.9元每千克。
等到2025年11月10日,这个价格跌到了11.8元每千克。
价格跌得太狠,整个猪肉行业都陷入亏损,新希望在11月的调研中就提到,现在的猪价让很多企业扛不住,只能被迫抛售。
猪肉不好卖,养殖户的信心就受了影响,对于养鸭、养鹅的农户来说,猪肉价格低迷,鸭肉的市场诉求也会跟着减少。
效益看不到希望,他们自然会选择减产,出栏的鸭子、鹅少了,鸭毛、鹅毛的产量也跟着下降。
2025年国内鸭绒产量比去年少了不少,供需缺口一下子就拉开了。
本来想这只是供给端的问题,后来发现需求端的压力也不小,2025年的寒潮来得比往年早,全国很多地方降温幅度都很大。
羽绒服一下子成了刚需,市场诉求集中爆发。
央视财经10月26日就报道过,往年10月羽绒服早就完成交付了,今年10月后返单还在不断增加。
安徽六安是国内四大羽绒集散地之一,这里的皖西白鹅很有名。
当地一家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说,分毛设备每天都在满负荷运转,订单爆单的情况,让企业不得不24小时赶工。
需求涨得快,供给又跟不上,鸭绒价格不涨才怪。
羽绒服涨价已成定局,但大家也不用太焦虑,很显然,市场竞争会制约涨价的幅度。
现在羽绒服市场实在太“卷”了,各种品牌挤在一起竞争。
高端市场有波司登、高梵,千元以下的大众市场有鸭鸭、雅鹿。
除此之外,阿迪达斯、lululemon这些运动品牌,优衣库这类四季服饰品牌,甚至蕉内这样的内衣品牌都跨界做了羽绒服。
南极人、恒源祥这些品牌靠贴牌销售,价格压得很低,如此多的品牌竞争,没有哪个品牌敢随意大幅涨价。
那么,消费者还能买到便宜的羽绒服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
厂家为了给新款让路,会对旧款进行促销。
这些旧款在款式和功能上其实没太大差别,性价比很高。
另外,轻薄款羽绒服的充绒量少,价格相对亲民,儿童羽绒服的定价通常也更实惠,适合预算有限的消费者。
不过买低价羽绒服时,大家可得留个心眼。
有些不良商家会用“飞丝”冒充真正的羽绒,这种填充物的蓬松度很差,保暖效果不好。
还有“羽绒棉”“科技绒”这些材质,听起来像羽绒,其实并不是。
选购时一定要看吊牌,含绒量≥90%、蓬松度≥600FP的产品,保暖性能更有保障。
这次鸭绒价格暴涨挺让人意外的,谁能想到,猪肉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到羽绒服的价格。
这也让我们看到,民生领域的各种商品之间,都有着看不见的联系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了解涨价背后的原因,能帮助我们更理性地选购。
对于行业来说,这次的波动也提醒养殖户和企业,要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,避免类似的供需失衡再次发生。
短期内羽绒服价格很难降下来,但随着猪肉价格逐步企稳,家禽养殖量恢复,羽绒的供给会慢慢增加。
等到供需关系回归平衡,羽绒服价格或许会有所回落。
当下大家买羽绒服,不妨多对比、多留意,既能买到合适的产品,又能省下不少钱。
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?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,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。
- 上一篇:身体在山野,灵魂在发光
- 下一篇:除了红毯造型林允的私服也很美丽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