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降温催热“保暖经济”,羽绒服卖爆了!线上销量暴涨国货

发布时间:2025-11-22 01:08  浏览量:3

全国范围“断崖式降温”强势来袭,多地气温创下半年新低,寒风里的羽绒服成了刚需硬通货。线下门店客流翻倍、线上订单排到断货,工厂24小时赶工仍供不应求,从百元平价款到数千元高端款全面热销,羽绒服市场彻底迎来“爆发式增长”,冷冬催热的保暖经济格外红火。

http://image1.hipu.com/image.php?url=YD_cnt_209_01owBh8Sw4kv

线下卖场率先迎来消费热潮,货架前挤满挑款人群。北京、哈尔滨等北方城市商场内,羽绒专柜被围得满满当当,加厚抗风款成了家长们的首选,店员忙着取货、介绍,连试衣间都排起长队,部分热门尺码当天就售罄。“降温后每天客流翻番,周末忙到饭都吃不上,厚款羽绒服销量比上月涨了快5倍。”某商场导购直言,北方消费者更看重充绒量和防风性,长款过膝款尤其抢手。南方城市虽气温未达严寒,轻薄款羽绒服和羽绒背心也销量飙升,杭州、广州门店里,可拆内胆的多功能款备受青睐,适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,不少消费者直言“降温太突然,没来得及准备,赶紧来囤件保暖”。据监测,寒潮期间北方多地羽绒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%,北京某商场更是迎来46%的涨幅。

线上渠道热度更甚,销量数据一路飙升。天猫双十一第一周期,服饰商家就累计售出超1000万件冬季羽绒服,抖音商城10月羽绒服销售额同比暴涨386%,京东、唯品会等平台也迎来翻倍增长。直播间里,品牌把镜头搬到玉龙雪山、长白山等极寒场景,主播身着羽绒服在风雪中实测保暖性,直观展示防风防水效果,比单纯讲参数更能打动消费者,单场直播动辄卖出数万件。平价品牌成线上销量主力,雪中飞双十一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0%,鸭鸭涨幅也超60%,百元价位羽绒服因高性价比成闭眼入爆款;就连波司登七千元的“登峰系列”,靠着南极科考装备的技术背书,销量也同比增长四成,高梵结合非遗工艺的五千多元高端款更是首发即售罄,打破国际品牌对高端市场的垄断。

http://image1.hipu.com/image.php?url=YD_cnt_209_01owBhIWfp30

订单爆涨倒逼生产提速,工厂开启满负荷运转模式。浙江莲都的艾莱依数字工厂里,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,工人加班加点赶订单,自10月下旬起订单就呈“断崖式”上涨,目前已完成30%订单量。依托全链路数字化生产模式,工厂实现“按订单小批量生产”,比传统工厂效率提升23%以上,质量达标率超99%,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,减少库存压力。为保障发货效率,当地还协调物流绿色通道,助力羽绒服从工厂快速发往全国,全力衔接“冷需求”与“热生产”,把降温带来的“冷资源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“热经济”。

http://image1.hipu.com/image.php?url=YD_cnt_209_01owBhOsQVYu

今年羽绒服热销,还藏着明显的消费新趋势。理性消费成主流,消费者不再只看款式,更看重防水防风性、充绒量等实用功能,“性价比”和“实用性”成核心选购标准,“以价换量”趋势明显。产品功能愈发细分,可拆卸内胆、科技保暖面料成新增长点,适配通勤、户外等不同场景;区域需求差异突出,北方偏爱加厚抗风款,南方青睐轻薄款,品牌针对性调整供给。品牌格局也在分化,国际品牌如Moncler加速拓店,单店年销轻松破亿,国货品牌则强势突围,波司登走高端国际化路线,鸭鸭靠高性价比稳居销量前列,形成“高端功能化、中端性价比化”的竞争格局。

从线下门店的热闹客流,到线上平台的飙升数据,再到工厂里的忙碌生产线,这场降温催生的羽绒服热销潮,既体现了消费市场对刚需的快速响应,也展现了国货品牌的崛起与行业的升级。随着寒冷天气持续,保暖经济热度还将延续,而更贴合需求的产品设计、更高效的生产供给,也将让这场“冬日消费热”持续释放活力。

http://image1.hipu.com/image.php?url=YD_cnt_209_01owBhQxx0qH